關於我們

《善息堂、善息寺沿革》
道祖慈悲
善息寺之前身係民間道廟善息堂,由開山住持蘇曾月蕊居士創立於丁酉年(道曆四六五四年、西元一九五七年)五月十八日呂祖成道日。
蘇曾居士本為家庭主婦,善事尊長、撫育子女,居無何,竟罹患奇異病症,遍訪群醫而未見起色。所幸,婆母呂治女士經人介紹,將蘇曾居士帶往景美供奉呂祖之「銀菜姑」道堂暫居治療,僅短短一週,蘇曾月蕊居士即得呂祖顯化降乩治癒。
蘇曾居士有感神恩,遂於呂祖座前發願立誓,以乩方濟世度人,乃於臺北市愛國東路自宅設立善息堂,主祀呂祖。但因當時民間社會對於宗教分野之觀念較不熟悉,故堂內亦以大覺金仙釋迦牟尼佛為副祀,方是時,蘇曾居士即以真知灼見而發願,俟日後有能力時,當另設大雄寶殿,將大覺金仙與呂祖等道教仙真分開供奉。
此後,蘇曾居士虔心奉道,以乩示傳達神諭、勸化眾生。經年累月之下,深受呂祖濟世神恩感召之信徒⋯等熱心人士殷勤建議,蘇曾居士遂一肩擔荷建廟重責,以期,上報呂祖洪慈、下化十方善信,因而遵奉呂祖聖示,於乙巳年(道曆四六六二年、西元一九六五年)十月在龍泉靈穴之土城善息寺現址立廟。
當時山區偏遠,民生物資、興築建材皆需人力運送,蘇曾居士亦立下典範,與善信共同挑運建材,為興建殿宇盡心盡力,進而捐資修築道路,方便善信前來朝拜呂祖,至於廟宇部分土地,歷時四載,廟體結構終在己酉年(道曆四六六六年、西元一九六九年)大致完成,並由蘇曾居士陸續籌資,逐步擴建為今日五層樓的現況。
善息寺現址落成後,因當時規模較小,遂暫將呂祖與大覺金仙等神、佛合祀一堂,未能分開供奉,遂造成主祀道教純陽祖師卻以寺為名的特殊現象。部分信眾未能深入瞭解開山住持蘇曾居士苦心孤詣之宏願,甚至加以批評,亦為可歎之事。蘇曾居士日夜操持廟務,且年歲日長、形軀漸衰,遂囑咐其女蘇素珍同道,他日當俟道緣成熟,將善息堂、善息寺分立,以五樓正殿為善息堂,供奉呂祖,以示不忘本源、報答聖恩;以四樓為善息寺,供大覺金仙及諸佛菩薩於內。至蘇曾居士功成果滿,蒙呂祖接引、受度南宮。
承先啟後
第二代住持蘇素珍,是開山住持蘇曾月蕊的三女,日本早稻田大學工學博士,除自己經營企業外,秉持呂仙祖濟世救人的精神發心護持善息堂.寺,並訂定宗旨及「宗教、文化、生態、教育、養生」五大志業。
蘇素珍同道接任第二任住持,無改慈母之志,虔心奉道,除於丁亥年(道曆四七o四年、西元二○○七年)開始維護、整修道場外,亦訂定十年目標,預計在丁酉年(道曆四七一四年、西元二○一七年)善息堂開山六十週年時,正式將五樓正殿正名為善息堂、四樓大雄寶殿正名為善息寺,以正大眾視聽。蘇素珍同道深知臺灣長年「有廟無教」之困境,時發「僅有硬體廟貌,卻欠缺弘道人才,有負呂祖洪恩」之歎。
《元極聖玄道院沿革》
道末聖玄荷蒙列聖高真護佑,原於丙子年(道曆四六九七年、西元二千年)設元極堂於新北市三峽區自宅,主祀無極聖祖,副祀恩主北極玄天上帝,每逢科日,皆由玄帝恩主降真濟世,隨方弘道。
道末當時仍擔任執業藥師,開設藥局,因列聖高真慈悲靈感之故,善信日增,家宅空間難以負荷,遂將元極堂遷往新北市三重區仁義街七六號。此後,深感道教宗風廣大,倘僅以濟世諸方行之,寧免有挂一漏萬之虞。且若得以兼具學理深度,當更能廣泛弘道,遂以身作則,報考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,幸得鄭師志明指導,除以自身弘道歷程完成碩士論文,也將課堂所學諸多知識,運用於本堂信眾之相關輔導,達成教內、學界與社會之良性互動,無忝玄門家風。
後經道考,「元極堂」於甲午年(道曆四七一一年、西元二○一四年)奏准更名「元極聖玄道院」,並與「中國禪和宗師府」、「中國禪和道教會」共同遷至新北市蘆洲區和平路一二三號現址,以推廣落實道教教育為主要任務,並以各種齋醮科儀、玄學道務為輔。
《善息堂.寺元極聖玄道院合併》
道末於乙未年(道曆四七一二年、西元二○一五年)底,與供奉孚佑帝君(教內尊稱純陽祖師、呂祖)、位於土城區祖田里龍泉路九一號之善息寺接觸,進而協助該寺第二任住持蘇素珍同道,推動各種濟世道務工作。
在形上之秘契方面,蘇素珍住持於靜坐中,時受該寺主神孚佑帝君聖示,應恭請本道院合座高真共同弘道濟世;而在形下之現實層次,蘇住持考量到該寺欠缺具備行政實務與落實道教教育之專才,較難推動道務。由於上揭兩層面之因素,蘇住持遂力邀本道院遷往善息寺。道末深感善意,復知呂祖不僅是道教全真五祖之第三位,有「南北統宗、東西衍派」之譽,亦為禪和斗堂五師之一,但思考再三,仍不敢自專,謹先呈疏稟奏本道院合座高真,並前往善息寺呂祖座前鑒筊,由蘇住持向呂祖請示,獲三聖筊;蘇住持再赴本道院上香稟明,同樣獲三聖筊。道末領受聖恩,五內激切、不敢抑違,謹將善息堂興建梗概向各位同道、十方善信說明云週。
近年來,在道末率本道院同玄協助下,善息寺陸續辦理各種道教齋醮科儀及學術活動,落實呂祖「度盡有緣、利濟群生」之宏願,並與時俱進地以宗旨:生命的喝釆。五大志業:「文化、養生、生態、教育、宗教」等。因此,在蘇住持力邀、且得善息寺及本道院合座高真聖允,本道院將擇吉遷往善息堂,與呂祖等眾神共同覺世牖民,並由道末推動道學實踐、執行道法之項目,以期報聖恩於萬一。臨淵履薄,道末不勝激切屏營,唯望諸位同道、十方善信繼續協助善息堂及本道院,共同弘揚大道、丕振祖師宗風。是為至禱。
道炁常存、福生無量

蘇素珍 住持
開山住持歸天之後,蘇素珍同道接任第二任住持,是開山住持蘇曾月蕊的三女,日本早稻田大學工學博士,除自己經營企業外,秉持呂仙祖濟世救人的精神發心護持善息堂.寺,並訂定宗旨及五大志業。
無改慈母之志,虔心奉道,自 96 年起,開始維護整修道場。並訂定目標,在 106 丁酉年,於「善息堂」創建一甲子之際,正式將五樓大殿正名為「善息堂」,四樓為「善息寺」,以正視聽,解大眾疑惑。
蘇素珍住持深知臺灣長年「有廟無教」之困境,時發「僅有硬體廟貌,卻欠缺弘道人才,有負呂祖洪恩」之歎。其間,末學在旁輔助,住持深覺道場不僅需要硬體設施,更需有入道之士,共同弘揚道教。住持在每日靜坐中,時常接受孚佑帝君指示,應恭請「元極聖玄道院」眾神,與善息堂孚佑帝君等神共同濟世。
末學則於道法務的推動與執行中,見證眾神的慈善。住持謹慎而行,邀請末學在善息堂監筊,住持擲筊三聖杯,並立至「元極聖玄道院」上香稟明邀請住持擲筊三聖杯同意。
兩大道場結合,發揮更大效益,共同推動五大宗旨:「宗教、文化、生態、教育、養生」

李聖玄 道長 / 堂主
道末聖玄荷蒙列聖高真護佑,原於丙子年(道曆四六九七年、西元二千年)設立「元極堂」於新北市三峽區自宅,主祀無極聖祖,副祀恩主北極玄天上帝。每逢科日,皆由玄帝恩主降真濟世,隨方弘道。
道末當時仍擔任執業藥師,開設藥局,因列聖高真慈悲靈感之故,善信日增,家宅空間難以負荷,遂將「元極堂」遷往新北市三重區仁義街七六號。此後,深感道教宗風廣大,倘僅以濟世諸方行之,寧免有掛一漏萬之虞。且若得以兼具學理深度,當更能廣泛弘道,遂以身作則,報考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。
幸得鄭師志明指導,除以自身弘道歷程完成碩士論文,也將課堂所學諸多知識,運用於本堂信眾之相關輔導,達成教內、學界與社會之良性互動,無忝玄門家風。
元極堂更名為「元極聖玄道院」後經道考,「元極堂」於甲午年(道曆四七一一年、西元二○一四年)奏准更名「元極聖玄道院」,並與「中國禪和宗師府」、「中國禪和道教會」共同遷至新北市蘆洲區和平路一二三號現址,以推廣落實道教教育為主要任務,並以各種齋醮科儀、玄學道務為輔。
與善息堂的結緣道末於乙未年(道曆四七一二年、西元二○一五年)底,與供奉孚佑帝君(教內尊稱純陽祖師、呂祖),位於土城區祖田里龍泉路九一號之善息寺接觸,進而協助該寺第二任住持蘇素珍同道,推動各種濟世道務工作。
兩大道場結合,發揮更大效益,共同推動五大宗旨:「宗教、文化、生態、教育、養生」
地址:新北市土城區龍泉路91號
開車路線

1️⃣ 國道三號下 42 土城交流道
2️⃣ 向左轉進入中央路三段
3️⃣ 繼續開約 3 公里
4️⃣ 向左轉進入龍泉路
5️⃣ 繼續開約 4.4 公里
6️⃣ 抵達善息堂
假日公車

🚍 搭乘方式:
捷運頂埔站 → 搭乘 571 公車 → 前往終點站 善息寺站